我们写过不少关于“微笑型抑郁症”的文章。
比如去年7月,一代天后李玟自杀身亡,几乎震惊了所有人!在大众心目中,她一直阳光、热情、爱笑,网友完全没想到她会自杀。她的离世,令不少人开始了解“微笑型抑郁症”。
李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格来说,“微笑型抑郁症”不是精神医学上的一种诊断类型,而是特指那些表面看起来没有抑郁、又或者抑郁症并不严重,但其实处于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
近年来,关于“突然自杀”的新闻报道、网络热点越来越多见,其实这些轻生者往往就是得了“微笑型抑郁症”。
虽然我们以前已经多次介绍过“微笑型抑郁症”的特点,但由于它实在是隐蔽性太强、致死率太高了,一次次给社会和网友们带来心理冲击,令人错愕又痛心。
关键是,有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那如果他们的孩子有“微笑型抑郁症”,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会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详细地分析“微笑型抑郁症”,再次深入地科普这方面的知识,希望有助于减少这个病症带来的悲剧!
01、“微笑型抑郁症”有2种类型,你身边有没有?
“微笑型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是患者得了抑郁症之后会经常微笑吗?
从表面上,确实可以这么说。
因为这部分患者形象非常不符合大众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他们不会表现得郁郁寡欢、悲观消极,反而是表面上跟常人无异,能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社交,顶多只是给人感觉有一点内向;有些患者甚至表现得积极乐观,总是面带笑容。
所以,微笑型抑郁症又被称作“阳光抑郁症”。
可事实上,在“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心里,他们非常压抑、绝望、痛苦,只是他们不愿意、或者也不敢显露出来。
从现在的临床实践发现来说,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主要有2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隐藏得很深,他们的身边人,甚至是父母、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得了抑郁症。
他们哪怕已经多次出现自杀念头,也往往没有就医,所以,基本上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痛苦。
他们习惯性地麻痹自己,极少流露真实情绪,即使不小心流露了,很快就掩盖过去了。可是,长期的伪装、掩饰、压力无法释放,又会反过来加大他们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更加痛苦,自杀念头越来越强烈,加速情绪崩溃的到来。
当他们真的自杀时,他们的家人会非常悲痛,又难以接受!他们的朋友也会觉得无比震惊!
有的死者家属到相关部门讨说法,闹出舆论来了,社会大众也会觉得这很离奇,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自杀?
有些自媒体以讹传讹,传播“阴谋论”,有的网友也盲目相信,他们会怀疑这背后是否有凶手,死者是不是“被自杀”的。一个自杀事件就会引发社会热议,甚至成为了轰动一时的头条新闻。
比如2021年的“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该校学生小林周末返校没多久,就在学校坠楼身亡,学校说是自杀的,但他父母一开始不相信。
他们说,儿子平时没有异样,返校前还跟家长说放假要去哪里玩,告别时还脸带微笑,孩子明明好好的,没有心理问题,怎么会自杀?!
再加上学校当时的处理也有不妥的地方,小林父母猛烈质疑是学校有人害死了孩子,在网上指责学校,引来很多网友围观。
直到调查部门公布了小林自杀前的监控录像,发现他曾偷偷躲起来疯狂自残,他的父母才逐渐接受了孩子自杀这个事实。
还有轰动全国的“胡鑫宇失踪事件”,一个高中生消失在摄像头里,人间蒸发了,家属、校方、警方多次进行“地毯式”搜寻都找不到人。
我们当时根据相关报道,尤其是胡鑫宇失踪前的行为,就已经推测他很可能是罹患了抑郁症,恐怕已经自杀轻生了。
直到2023年1月,胡鑫宇的尸体才被找到,警方经调查,确定他是自缢身亡。当地政府肯定有处理不得当的地方,但直到现在,网上还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结果,始终认为胡鑫宇是被“谋杀”的,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大众还没意识到“微笑型抑郁症”真的存在。
以上悲剧里的小林、胡鑫宇都极有可能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
第二种类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则有所不同,他们曾到精神科就诊过,被明确地诊断为抑郁症,身边亲近的家人、朋友也知道。
一开始,他们有强烈的康复愿望,积极求医。但他们很可能尝试了主流精神科的治疗方式、各种流派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后,发现还是没法康复,他们还是很痛苦。在反复的疗效不理想后,他们逐渐变得绝望,自杀念头越来越强烈。
可是,他们身边的人未必知道他们的心理活动。在身边人看来,患者愿意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虽然有时会病情波动,但总体可控,有的甚至可以恢复部分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有的患者家人虽然感到无奈,但已经慢慢接受了患者可能一辈子都是这种状态了。只要患者持续接受治疗,他们通常不会太过于担心。
当这部分患者决定自杀时,他们不希望身边人阻止自己,所以他们会突然变得很积极、乐观,说一些非常理性、懂事的话,甚至展望未来。他们身边的人很高兴,都以为患者的病情好转了,连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也未必可以识别他们的伪装。
就在身边人没有防备之心的时候,患者就会实施自杀行为,成功率极高!噩耗传来时,患者身边的人感到错愕不已,其主诊的精神科医生,或者一直找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也会受到不小的心理冲击。他们很可能会陷入自责。
今年1月27号,广州青年诗人、音乐人牛涛因抑郁症发作,突然去世。他早就被诊断为抑郁症,他的家人、朋友、很多关注他的网友都知道,但都没想到他会突然自杀。牛涛就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
牛涛,图片来源于网络
02、为什么“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那么痛苦,却不就诊?
在上面两种微笑型抑郁症的类型中,第一种更加常见。他们大多没有就诊过,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痛苦,所以当他们自杀离世时,会对家庭、社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可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就诊,而是任由自己深陷痛苦呢?这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有些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得了抑郁症,只是觉得自己遇到一些事了,所以心理压力比较大、日子过得比较苦。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抑郁症患者应该是整天唉声叹气、不跟人说话、无法正常生活的,这都是对抑郁症的表面理解、刻板印象。他们觉得自己尚能坚持生活,也没在别人面前苦兮兮的,那应该不算吧?
其实,别说一般大众了,就连真正掌握“微笑型抑郁症”知识的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也是比较少的。
第二,即使有些“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但他们因为强烈的“病耻感”,也担心被人发现,会毁掉自己一直以来的美好人设,所以不会到精神科就诊。
这部分患者的“病耻感”很可能来源于父母。有些父母在看到一些社会新闻事件时,很可能会在孩子面前说抑郁症患者就是玻璃心,内心脆弱,甚至说抑郁症是“精神病”、“神经病”。
有些父母还可能会破口大骂,“现在的孩子就是白眼狼,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他们,他们却丢下父母走了,这让父母怎么活呀?”
孩子一听,他们更加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抑郁情绪了,甚至会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担心被人得知后,自己会被排斥。
第三,有些患者上网搜索抑郁症的信息,发现网上有很多信息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遗传和大脑神经递质浓度异常,甚至许多精神科专家也这么说。
他们非常绝望,觉得这既然是遗传来的,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我的基因出了问题,是父母导致的,那我能改变啥?他们会有强烈的无力感,觉得求医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有的患者也发现,主流精神科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比较低效,很多抑郁症患者久治不愈,在网上诉苦。他们更加容易得出“没有必要就诊,精神科专家、心理专家都帮助不了自己”的扭曲认知,认为只能靠自己。
可能有的网友还会说,即使他们不就诊,可为什么连对亲生父母、身边的密友他们也不说?
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法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有的人甚至跟父母的亲子关系是比较恶劣的,这也是他们罹患抑郁症的深层次根源之一。
而且他们很可能没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只有很多表面上的朋友或熟人,他们内心一直很孤独。有些患者反而有可能跟网友倾诉,尤其是同病相怜的网友,可是一旦他们决定自杀,网友不知道他们真实世界里的身份,很难及时阻止。
03、精神科大夫未必能识别“微笑型抑郁症”患者
那如果,有的父母发现孩子可能有“微笑型抑郁症”,带孩子去精神科就诊,是否就能万无一失呢?
很可惜,并不是。主流精神科大夫未必能够识别孩子的真实情况。
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仍然停留在症状学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表现、叙述,还有家属的叙述进行的诊断。
如果“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还提前了解了抑郁症的症状,刻意反着说,甚至都想好了一套说辞以应对父母的陈述,那精神科大夫很可能会被蒙骗过去。
不但“有病装没病”可以成为可能,连“没病装有病”也有可能会成功。这是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症状学诊断的很大局限性之一。
而且,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中含有这样一条:症状会导致患者的社交、职业或其它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也就是患者会出现生活、工作、社交、学习上的困难,甚至是无法进行。
但是,“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往往不是这样,他们能够正常工作、学习,还可能非常善于交际,人缘特别好。从表面看来,他们的社会功能是没有受损的,甚至还是比较良好的。精神科大夫就很可能不会下“抑郁症”的诊断。
但事实上,这种“社会功能正常”也是表面的,患者可能只是能够坚持上学或者工作,但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已经一落千丈,他们只是强撑着。但主流精神科大夫往往没有意识、也没有时间去询问这些细节。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精神科医生意识到“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但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上面说的第二种类型:已经有过抑郁症诊断的患者。
他们会反复叮嘱家属在患者服药尤其是抗抑郁药后要密切观察,加强安全方面的监护,尤其在患者病情突然好转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谨防患者采取自杀行为。这已经是主流精神科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只不过,由于主流精神科还未能深入地看到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所以还是无法高效化地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向康复。即使大夫让家属多留意,也无法从根源上避免久治不愈的患者走向绝望,更加无法百分百地防范他们自杀。
那“微笑型抑郁症”跟一般的抑郁症相比,两者的病因有区别吗?
根据精准精神心理学,两者的主要病因是基本一致的——都是患者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不断的自我否定所导致的。
通过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的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技术(下简称“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可以找到患者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予以高效化修复,并且引导患者建立更加理性的综合性归因模式,患者能够真正地、快速地走向康复。
即使患者未能接受这种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如果患者父母能学会“自我家庭治疗”,又或者患者能想办法加强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能力,也能大大加快康复,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悲剧发生。
04、科普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减少悲剧,很有必要!
有些网友对我们的分析有疑问,何医生,你没跟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沟通交流过,单凭公开信息就说他们有精神心理障碍、有“微笑型抑郁症”,这准确吗?合规吗?
严格来说,这并不会违规,更没有触犯法律。我并不是对这些人进行正式的精神科诊断,只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分析、推测他们的精神心理问题。
在西方国家,曾经有一个“戈德华特守则(Goldwater Rule)”,禁止精神科医师在未经亲自诊断或未经病人授权的情况下,评价后者的心理健康情况。
但2017年,35位美国精神科专家联名发布公开信,指出特朗普极有可能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要求他接受规范化的诊疗,否则可能无法胜任总统的工作,危害国家稳定。
很多人质疑这封公开信不符合“戈德华特守则”,但35位专家仍坚持发声,不改立场。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发声,后果可能很严重,不应该守着陈旧的所谓守则而固步自封。
2009年,“杨永信电击青少年”事件首次被媒体披露,我又震惊,又愤怒,精神科专家杨永信对青少年所做的根本不是什么治疗,而是酷刑,是用暴力迫使孩子们屈服、顺从!这会对他们的心身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导致他们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在博客上发文批判,成为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反对他的精神科医生,并指出杨永信很可能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那10年里,我是唯一一位站出来公开反对杨永信的精神科大夫。不少专业领域的人认为我与杨永信只是“学术之争”,只是代表了不同的临床意见和流派。直到杨永信建立的临沂四院网戒中心被关停后,才陆续有体制内的精神科大夫对此进行批判,而且是隐晦的、不指名道姓的。
很多人都觉得精神科医生应该坐在自己的诊室里面,等着病人前来就诊,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对于社会新闻事件不能妄议。
可是,很多恶性事件、悲剧都是精神心理障碍所导致的,精神科医生应该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为大众科普相关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尽力帮助大众防范于未然。
至于我们的分析是否准确?当然不可能符合所有的真实细节,但往往在大体上是符合事件发展过程的。
就拿新闻事件中突然自杀的人来说,他们的很多经历、表现在我们接诊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中也出现过,这些患者也有强烈的自杀念头,他们曾经也是“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只不过很庆幸地,他们的家长及时发现了。
通过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我们能深入到这些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患病根源和他们的心理活动过程。
有了这些突破性发现和大量临床经验之后,我们就能根据一些新闻报道作出推测,而且是科学的、有根据的推测,能够更加深入地剖析社会新闻事件,像福尔摩斯一样,帮助大众拨开云雾,看清事实背后的真相,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也希望把这些发现、知识分享给其他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因为每一个自杀离世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都是家庭的巨大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是对精神心理卫生从业人员的警醒!
由于“微笑型抑郁症”总是跟自杀紧密联系,所以,最近我们会推出关于“自杀”的文章专栏,深入分享自杀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帮助社会大众预防悲剧的发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生而为人的意义,真正地学会珍惜生命!